【本報記者王菲】今年的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雖然是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但熟悉經濟的人士對它并不陌生。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有力有效支持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本次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細化了其發展路徑和發展方向。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創新發展新興產業政策的一脈相承,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
相比已取得"驚艷"成績的獨角獸企業,令記者感興趣的是被普遍認為是獨角獸企業"預備隊"的瞪羚企業。比普通羚羊還小的"瞪羚屬"動物,特點是個頭小、體重輕、跑得快、跳得高,被創投界用來形容創業后跨過"死亡谷"、以科技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進入高成長期的中小企業。
除了宏觀的"動物性"表現特點外,"瞪羚企業"對市場需求和技術創新更具洞察力。在企業創立和發展的高風險過程中,這項能力彌足珍貴。
具備市場和技術的洞察力,就能夠在產業價值鏈不斷融合與重構中找到合適的發展位置、取得競爭優勢。這樣的能力,能夠進一步重構消費鏈、產業鏈和創新鏈,主動連接起市場與技術、供給與需求,進而推動新興產業走向成熟。這是由瞪羚企業創業之初就已植入的"創新基因"所決定的。
可見,一個區域的"瞪羚企業"數量可以反映出該區域的創新能力和發展速度,是衡量一個地區創新能力與創新生態的重要指標。在我國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支持發展瞪羚企業,不但能夠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更可以激發市場內在活力,有效促進就業,促進我國在全球化競爭中搶占先機。
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版圖,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催生,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已經成為各國企業競爭的新賽道。支持發展"瞪羚企業",意味著我國國家層面對高成長企業的高度重視,接下來,需重點針對其發展所需,從政策支持、創新生態、金融賦能、吸引人才等方面集中發力、切實提效,進一步推動瞪羚企業加快成長。
此外,有力有效推動瞪羚企業發展的價值更體現在,它們既是檢驗政策成效的"試金石",更是孕育未來產業革命的"種子庫"。期待政策的陽光雨露持續澆灌,激活創新生態要素,讓"瞪羚企業"在創新的沃野上自由馳騁,跑出高質量發展的新速度。
(編輯 牛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