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書寫中國汽車產業“突圍啟示錄”——訪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福

    2025年05月15日09:59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本報記者葉濤 通訊員談佳軼】以"擁抱創新,共贏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日前在滬舉辦。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家車企、193場發布會、首發超百款新車及前沿技術亮相,為全球消費者奉上了一場技術和美學的盛宴。
        上海車展首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吉利控股")與央視新聞聯合打造的大型直播《首屈一指|科技驅動讓世界充滿吉利》火熱開播,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帶領觀眾沉浸式探訪上海車展吉利控股的四個展區,涵蓋新能源科技、駕駛輔助系統、全域AI、綠色甲醇等多個領域,全面展示吉利控股在智能電動出行、可持續發展以及"天地一體化"科技生態領域的創新成果。本次車展,吉利控股醇氫科技展臺作為全球首個完整展示甲醇全產業鏈的國際性展臺也在車展亮相,吸引眾多觀眾駐足。
      從在上海車展發布多款重磅車型到新能源科技、汽車安全、綠色甲醇等領域的持續突破,吉利智能科技創新成果正由投入期逐步進入收獲期。2024年,吉利控股總銷售約333.7萬輛,位列全球車企銷量第十位,新能源滲透率約45%;今年第一季度,吉利控股總銷量超94萬輛,同比增長31%,新能源滲透率達49%,整車銷量連續兩個季度穩超90萬輛,彰顯出全品牌矩陣的強勁市場競爭力。
      從"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到以"引領綠色智能通行生態",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以"敢為天下先"的膽魄,帶領吉利穿越周期迷霧,在新能源革命、智能科技、全球化競爭中寫下一部中國汽車產業的"突圍啟示錄"。
     
      逐夢啟航:
      在創業路上執著探索
      1963年6月,李書福出生在浙江省臺州市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如同浩蕩春風吹遍神州大地。隨之而來的改革開放浪潮,為無數懷揣夢想的有識之士帶來了新的機遇,也為勇立潮頭者提供了廣闊舞臺。
      20世紀80年代,李書福以一部照相機開始創業生涯,先后涉足廢舊電器回收、電冰箱配件生產以及裝潢材料制造、摩托車生產等多個領域。1997年,李書福懷揣"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夢想,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民營汽車企業,進軍汽車制造領域。這一決定,在當時猶如石破天驚,引起轟動。他曾在自述中寫到:"我決定要研究、生產汽車,除了我自己信,還有少部分人信,真沒有太多的人相信。"彼時,西方國家在汽車制造技術上占據著絕對優勢,中國汽車市場長期被外資和合資企業主導。公眾甚至業內人士都普遍認為,中國企業在汽車工業領域想要取得突破,唯有與外國汽車公司合資或合作這一條路可走。
      然而,李書福偏不信邪。沒有技術,就從零開始摸索;缺乏資金,就想盡辦法籌措;沒有專業人才,就自辦吉利學院培養人才。他帶領團隊,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一把錘子、一顆螺絲釘,逐步搭建起屬于自己的汽車研發、生產和銷售體系。
      1998年,對于吉利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吉利成功推出首款汽車--吉利豪情。但在這之前,還沒有民營企業造車的先例,在當時環境下,民營企業即便能造車,也很難取得造車資質。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耐心等待,2001年,吉利成功拿到第一張民營企業造車許可證,成為中國首家獲得轎車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在此過程中,李書福克服政策、資金、人才方面的困難,開創了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汽車的先河。自此,吉利駛入了發展快車道,隨著時間推移,產品線日益豐富,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汽車市場中逐步站穩腳跟。
     
      兩次宣言:
      在變革中重構戰略坐標
      2007年前后,中國汽車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2006年,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增幅高達25%,業內預計2007年仍將保持高位增長,當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有望超越德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吉利控股汽車銷量也在穩步攀升,但李書福并沒有在大好態勢下迷失方向,卻在機遇中發現了危機,也看到了危機里孕育的改革動力。
      李書福回憶說,"當時,全國各個車企都在大干快上,熱火朝天之下暗含著無序競爭的隱憂,低價'內卷'已有勢頭,中國汽車行業要想實現更大發展,必須走一步、看十步、想百步。"他認為,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高品質汽車的需求將越來越迫切。
      基于對行業的深刻洞察與強烈的危機意識,2007年5月,李書福帶領吉利控股對外發布《寧波宣言》,明確提出不打價格戰,要打技術戰、品質戰、品牌戰、服務戰、道德戰,要從"低價戰略"向"技術領先、質量可靠、服務滿意、全面領先"戰略轉型,企業使命也從"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轉向"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讓吉利汽車走向世界。
      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加速融入全球,中國制造不斷轉型升級。2010年,吉利控股成功收購沃爾沃,完成"關鍵一躍",成為中國企業跨國并購融合的示范樣本。李書福表示,他主張的全球型企業文化,是一種超越國界、語言和本土文化等因素的全新的價值理念,其核心特點是尊重、包容與融合,最終目標是合作共贏和實現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成功。從收購沃爾沃,到與倫敦出租車、寶騰、蓮花、梅賽德斯奔馳、雷諾集團等實現協同,李書福勾勒的吉利控股全球化路徑越來越清晰。
      從告別單一低價策略,帶領企業轉型,到以全球領先企業為師,攻堅高品質精品車型,融入全球市場,《寧波宣言》是吉利發展的重要分水嶺。許多人后來回憶,《寧波宣言》雖然讓吉利控股在別的車企躺著就能過好日子的時代吃了幾年苦,但迎來了后來多年的"百花香"。在隨后十多年間,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愈發激烈,眾多依賴低價策略的車企逐漸陷入經營困境。而吉利控股憑借著對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不斷提升了產品品質和技術含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時間來到2024年,電動智能化浪潮方興未艾,汽車產業變革持續深入。在行業競爭格局加速重構的喧囂下,吉利控股再次宣布企業轉型,發布《臺州宣言》,系統提出了"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與戰略人才"五大戰略支柱,聚焦汽車主業、布局科技生態、提升競爭力、穩中求進。"《臺州宣言》的意義,我認為和《寧波宣言》一樣重要,我們要抓住汽車行業的變革機遇,進行戰略審視、戰略掃描,最終形成戰略共識。"李書福表示。
      今年以來,從品牌、技術再到產品矩陣,吉利控股全面落實《臺州宣言》,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整合調整動作。從《寧波宣言》到《臺州宣言》,兩份宣言前后跨度17年,但都講述了李書福的一個理念--在變革中不斷重構戰略坐標。
     
      甲醇攻堅:
      在二十年堅守中保持戰略定力
      善變者,生機也。在新能源變革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李書福深刻認識到,單一的新能源技術路線難以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也無法應對復雜多變的行業周期,汽車行業要穿越周期,必須樹立戰略思維。在《臺州宣言》發布之前,吉利控股的新戰略布局就已經悄然展開。
      在吉利控股動力總成工廠的實驗室里,陳列著一排特殊的發動機。這些發動機表面覆蓋著一層特殊的抗醇腐蝕涂層,油路系統更是經過了127項精心改良。這便是李書福的"秘密武器"。
      從2005年首次提出"甲醇汽車"概念,到2023年年產11萬噸的安陽綠色低碳甲醇工廠投產,再到2024年年產50萬噸的阿拉善綠色甲醇首期10萬噸示范項目啟動,李書福帶領吉利控股在這條少有人走的路上走了近二十年。
      甲醇何以驅動汽車?回憶起早期攻關,李書福坦言遭受過很多質疑。甲醇作為一種燃料,存在著易腐蝕、低溫啟動難、熱值低等諸多難題,在業內被視為汽車燃料領域的"死胡同"。
      但李書福看到的是甲醇更獨特的優勢和更深層次的國家需求。甲醇是低碳、含氧燃料,具有燃燒高效、排放清潔、綠色可再生等屬性,且在常溫常壓下是液體,在儲存、運輸和使用等環節,更加經濟、安全、便捷,已逐步成為全球業界公認的一種理想的新型清潔可再生燃料。另一層面,能源多元化是國家戰略,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中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結構,讓石油對外依存度長期超過70%,而甲醇可以通過煤炭清潔利用、生物質轉化、二氧化碳捕集等方式生產,是破解能源安全的關鍵拼圖之一。
      事實上,對甲醇的應用已提上日程。政策層面,2024年7月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對我國全面綠色轉型進行了系統部署,甲醇加注被明確納入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社會應用層面,甲醇可再生能源已經廣泛進入大眾視野。
      如今,基于二十年的持續探索,吉利控股已成為全球甲醇生態引領者,形成了覆蓋二氧化碳捕集、甲醇制備、甲醇運輸、甲醇加注、甲醇車輛的全棧綠色生態鏈,攜手上下游企業,構建了"醇-運-站-車-捕"的循環生態。在今年上海車展吉利控股醇氫科技展臺,展示成果涵蓋了甲醇合成裝置、碳倉技術、綠色甲醇動力賽車、醇氫電動動力鏈、全新一代"超醇電混"技術體驗等豐富內容,就是這一生態鏈的集中體現。
      其中,搭載全新一代"超醇電混"技術的轎車與SUV尤為引人關注。在未來汽車的燃料箱里,可以任意比例添加汽油和甲醇,汽車通過智能傳感系統識別燃料箱組成,合理分配燃料量,提供最經濟環保的加注方案。發動機熱效率達到目前為止全球最高紀錄的48.15%,并且突破性地實現了甲醇燃料在零下40℃低溫下的啟動。
      "我一直認為電動汽車不等同于新能源汽車。"在2024年世界浙商大會上,李書福在演講中表達了自己對新能源汽車的觀點。今年亞冬會期間,在零下35℃的哈爾濱,350輛吉利醇氫電混汽車零故障運行,再次證明了甲醇汽車在極端環境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如今,吉利控股已掌握甲醇汽車核心技術200余項,開發車型20余款,累計行駛里程近200億公里。吉利控股投資建設的阿拉善50萬噸綠色甲醇項目,每年可消納75萬噸二氧化碳,為推動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新路徑。這些數字背后,是一個民營企業家對可持續發展的執著探索、對國家戰略的深度響應。李書福帶領吉利控股所展現出的高質量發展韌勁,展現出其在"變"與"不變"中書寫中國企業家精神的執著與深沉。
      從臺州小廠到世界十強,李書福的奮斗史,是一部中國民營企業"敢闖敢創"的縮影。變的是技術路線與市場策略,不變的是產業報國的初心;變的是商業版圖與全球坐標,不變的是"讓世界充滿吉利"的使命。
      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這位"汽車狂人"依然保持著創業者的敏銳:當同行熱議"價格戰"時,他深耕甲醇能源"無人區";當資本追逐短期回報時,他二十年如一日投入人才教育。這種"與時間做朋友"的定力,或許正是中國經濟穿越周期的密碼。
     
    (編輯 牛暢)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视视_亚洲无码在线中文字幕_久久精品一级毛片免费网_亚洲欧洲av系列天堂日产国码

      中国老熟女精品久久国产精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 在线看免费白色福利 | 五月天Av中文在线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站 | 五月婷之久久综合丝袜美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