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曉宇】"在剛剛結束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重申'兩個毫不動搖',更明確指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這一重要講話為民營企業在新時代的發展指明方向,注入強大動力。作為民營企業家和一線科技從業者,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也深感責任重大、時不我待。"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漢威科技)董事長任紅軍堅定地說。
"民營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必須與國家大戰略同頻共振,積極將自身發展戰略融入國家戰略、服務地區發展戰略,自覺在其中找到定位、價值和出路,這樣才有未來。"任紅軍表示,在這方面,企業家的作用至關重要。"作為領頭人必須要滿懷創業和報國激情,始終把好航向,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
新年伊始,漢威科技集團及下屬企業早已開足馬力,積極復工復產,訂單數量同比穩中有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公司提出"開局即沖刺"的要求,忙生產、趕訂單、拓市場,全力以赴搶抓機遇,沖刺一季度"開門紅"。
作為國內氣體傳感器龍頭企業,漢威科技從創立以來,就秉持著以創新為核心的生態發展理念,圍繞傳感器材料、工藝等產業鏈環節持續創新,目前,漢威科技研發制造的氣體傳感器、安全儀表市占率均位居國內第一。
據任紅軍介紹,從傳感器到智能儀表再到以傳感器為核心的物聯網生態系統,漢威科技歷史上經歷了三次轉型升級。"近年來,公司創新開始進入'深水區',向傳感器上游核心材料、芯片設計、工藝進發,向光纖傳感、光子芯片、光譜檢測技術等方向延伸。"
據了解,漢威科技瞄準核心材料、芯片等深度創新,專利總數突破1000項(其中發明210項),構建了硅基MEMS、三五族半導體光電器件IDM能力。同時,該公司積極布局機器人等未來領域,加速技術攻關、產業化進程,推出了面向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柔性觸感傳感器、柔彈性力傳感器、多維力傳感器、汗液傳感器、姿態控制用傳感器等多項新產品,參編國內首個柔性電子行業標準,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潛能。
"民企要想有好的發展,關鍵是要盡快將發展方式轉為依靠創新驅動,不斷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堅持符合社會、市場、技術規律的,有未來前景的主業,加大力度配置創新資源,向新技術的核心和上游尋求突破,構建核心競爭力,重塑核心競爭優勢。積極擁抱AI等時代變革,加快面向未來的業務布局,培育新質生產力。在這方面,漢威科技的決心是實打實的。"任紅軍說,2021年-2024年,漢威科技研發投入分別達到1.58億元、1.8億元、1.91億元和2.11億元,呈現逐年增長趨勢,預計2025年創新投入占營收的占比將突破10%。
談及2025年的發展規劃,任紅軍表示,公司將從產品、創新、市場和資本運作等四個方面入手,努力提升企業業績和創新發展能力。
在產品方面,強化傳感器和安全儀表龍頭市場地位,鞏固成熟市場,同時加大超聲、柔性和光學產品的產業化力度,推動新產品業績釋放,重回高增長發展軌道。在創新方面,面向"十五五"提前布局,瞄準高端光學儀器、具身智能傳感器等方向啟動一系列新的研發計劃,推動傳感器研發向縱深和高端化方向延伸,同時組織力量開展相關產業的早期布局。在市場方面,進一步貼近客戶和大力開拓國內市場同時,強化海外市場布局力度,積極構建一個覆蓋全球的海外營銷體系,推動好技術和好產品走向全球,實現海外市場覆蓋與業務的全面增長。
漢威科技也會在2025年重啟新項目投資,并對好的項目開展并購,持續推動產業驅動與資本驅動的雙輪互動,用好支持優秀上市公司并購的政策機遇,真正實現"產業+資本"雙輪驅動和相互賦能,更好支撐企業順利實現業務、業績發展目標。"此外,漢威科技還將加快提升自建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眾創空間、高水平檢測檢驗平臺和MEMS工藝平臺的能級,為全國傳感器中小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創新孵化、檢測、校準、研發、代工等服務,在實現自身轉型升級的同時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
"目前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全民共識。在涉及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民營企業有獨特優勢,將迎來更廣闊的舞臺,大有可為。"任紅軍表示,"未來,伴隨著自身發展由要素投入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我們將持續加大投資力度,搶抓行業機遇,積極打造光電子、柔性傳感、超聲傳感創新產業集群,形成化學、光電、柔性、超聲四大技術平臺和產業核心能力,加速相關傳感器在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氫能源和燃料電池安全、城市管理等領域的應用和推廣,力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贏得未來。"
(編輯 牛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