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顏韻】贛鄱四月,信江潮涌。近日,2025民營經濟質量和標準化大講堂暨全國工商聯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第5次會議在江西上饒舉辦。本次大講堂活動和委員會會議首次走出北京,由地方工商聯承辦,議程中既有質量和標準化工作的政策宣講、民營企業的實戰真經,也有企業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產業推介。
標準決定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全力推動上饒制造向上饒創造轉變、上饒速度向上饒質量轉變、上饒產品向上饒品牌轉變,積極培育經濟發展新優勢。"數據顯示,當地光伏新能源產業已參與制定國際標準3項、實施標準互認100余項,形成具有上饒辨識度的標準標桿。這恰是民營經濟以標準化撬動地方產業躍遷的縮影。
在全球格局深刻調整與科技革命加速推進的背景下,質量和標準化建設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支撐及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從"跟跑""并跑"到"領跑",從"拼價格"到"拼標準",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以實踐作答:以高標準引領創新、以硬品質贏得信任,標準正逐漸從產業"度量衡"角色,演進為推動科技創新、賦能綠色轉型及重塑全球競爭格局的重要因素。
標準夯基 質量拾級而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行動。質量與標準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產業升級關鍵要素,已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監管優化等多維度機制獲得系統性支持。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不斷通過構建技術標準優勢、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在高質量發展中塑造競爭新優勢,擔當現代化建設使命。
"質量支撐、標準引領,共同推動暖通空調與制冷行業向綠色化、智能化、國際化邁進。"大講堂活動中,陜西省暖通空調與制冷行業協會會長王鋒表示,協會近年來制定20余項行業導則與標準,明確服務流程和技術門檻,打造全國首個暖通空調制冷行業社會組織檢驗檢測資質,精準檢測高能耗低能效設備,推動企業淘汰落后設備,引導企業技術迭代升級。這把"標準密鑰",打開了暖通空調制冷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能效競爭的通道。
"民營企業不僅是產業鏈活力的主體,更是技術突破和模式創新的先鋒。"晶科能源副總裁王發萬展示了硬核實踐:晶科能源主導參與近百項標準制定,特別是在高效電池和建筑光伏領域,牽頭制定的多項標準,成為產業推廣新技術、統一評價口徑的重要參考。當企業數據轉化為行業準繩,技術優勢便化為規則話語權。作為企業內部流程重塑工具的標準,恰也成為外部市場溝通和競爭的重要杠桿。
標準的生命力更系于應用場景的落地。"從開始做自主品牌個人電腦的第一天起,聯想就把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乃至公司運營管理的質量,看作企業的生命線。"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副理事長、聯想集團標準與環境事務總監劉微分享的"智聯質量生態管理模式"主題報告頗具啟示:打造智能質量創新、智能質量管理、智能質量服務三大基礎管理體系,賦能以客戶為中心的"研產供銷服"全價值鏈和全場景。劉微告訴記者,在聯想合肥產業基地制造車間張貼著這樣一句話:"做一臺,是一臺;出一臺,成一臺。"這代表的正是聯想質量先行、精益求精的理念。
借綠起勢 賦能低碳轉型
全面落實可持續發展發展理念,推進綠色生產,離不開民營企業綠色化轉型。從企業日常運營到產業轉型升級,從地方先行先試到國家戰略布局,標準化建設正成為加速實現"雙碳"目標的發展利器。"草木蔓發,春山可望"的生態愿景,正在現代工業體系中化為可觸可感的實踐。
"紙業商會與歐盟就'制漿造紙及紙制品環境足跡核算標準及指南'內容一致性和基于該標準指南完成的核算報告實現互認等事項簽定了協議。"全聯紙業商會副秘書長朱銘在委員會會議上作介紹。商會在系列標準的應用方面,建設紙和紙制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核算服務平臺與行業產品碳足跡數據庫,用一把"數字標尺"丈量綠色價值。商會依托上述專項工作,積極引導企業踐行綠色發展、智能制造等理念,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
"能效競速"轉型,讓行業產品在"雙碳"賽道上跑出加速度。據王鋒介紹,協會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動"用戶零投入、企業賺分成"的設備更新、節能改造,標準化讓企業"拼能效",真正實現"標準就是硬實力"。未來,協會還計劃聯合高校、科研院所攻關中央空調系統制冷機房和暖通換熱機房系統節能低碳技術,推動行業從"被動達標"轉向"主動創標"。
作為PC行業首個推出零碳服務的企業,聯想主導9家核心企業聯合攻關,綠色環保產品"絲綢鋁"鋁合金板材技術成功獲得國家標準GB/T3190-5L52的審核批準。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歷時990天,期間完成了94次交叉方案驗證,9000件樣品的不斷改善。"劉微表示,絲綢鋁作為中國首個原創的3C領域鋁合金板材,在不降低機械性能的前提下兼具高端質感,已廣泛應用于聯想產品系列中。
破壁出海 標準領航發展
質量標準是國際貿易的"通行證",直接影響產品全球競爭格局和市場準入情況。在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對接國際標準的同時,也要積極讓中國標準"走出去"。推動民營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將自主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轉化為國際標準,是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戰略選擇。
"標準成為國際市場競爭的制高點,技術之爭最終歸結于標準之爭,一流企業用標準助力創造。"大講堂活動中,全國工商聯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張曉剛圍繞"標準制度性開放與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作主旨演講。他指出,標準是非關稅壁壘的重要手段,企業要利用自主創新實現差異化,用自己的標準去引領全球相關產業發展。
"在標準實踐方面,我們不僅積極采用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更主動主導和參與標準制定。"王發萬表示,晶科能源始終堅持積極參與國際IEC標準的制修訂,在IEC TC82WG2(光伏組件工作組)和WG8(光伏電池工作組)主導承擔多個關鍵標準,以標準化戰略支撐產業升級,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持續推動中國標準、中國經驗向全球輸出。
物流供應鏈是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性、先導性基礎設施。青浦圓桌會議秘書長金波介紹,青浦圓桌會議是上海市工商聯國際物流商會智庫的名稱,作為全國工商聯標委會"團標走向國際"試點單位之一,為國內設備制造企業出海、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提供標準制訂、檢驗評估等服務。"青浦圓桌會議組織起草、編制和發布的團體標準,已經以新增擴項的方式成功列入GAC資質范圍。"通過智慧物流裝備相關標準,帶動一批相關企業走向世界。
標準國際化離不開人才筑基工程。"我們省內大學生在2024國際標準化青年之星大賽中獲得優勝獎,實現在標準化賽事上首次闖入決賽并獲獎。"大講堂活動中,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全省參與研制發布國際標準多項,在中藥材、船舶等領域實現新突破,新增ISO/IEC等國際標準注冊專家15名,標準國際化進程速度大大加快。
在本次會議的實地調研環節,記者實地行走在上饒產業會客廳,耳聞目睹了很多民營企業的成長故事,感受到上饒民企在質量和標準化工作中攻堅克難的產業韌性、協同共生的產業生態和深耕厚植的產業定力,這正是我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當前,上饒正在深入實施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本次大講堂活動和全國工商聯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第5次會議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期待廣大民營企業在未來的發展征程中,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以新質效賦能新跨越,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編輯 牛暢)